来福:精益管理,持续创业,财务自由❤

央行降准,1.2万亿回流市场,大趋势要来了?

2021-12-20 19:55

作 者:江上酒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谁能想到,“央妈”又降准了……


12月5日,央妈正式宣布:从12月15日起,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次降准以后,将有1.2万亿元的资金陆续流入市场。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这自然是个利好的消息。


这笔资金注入金融业后,一部分会用来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另一部分,则会被金融机构用来补充长期资金。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距离“央妈”的上次“降准”,才仅仅过去了5个月。



所以此次“降准”消息曝出后,关于“央行会不会进一步降息”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利率的变化其实很复杂,往往受多方面影响,比如人口结构、货币政策、债务比例、全球环境等等


但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影响利率增速最为直接的,还是该国的经济增速,也就是GDP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我们都知道,受2020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增速都受到了大幅影响,但中国却在千军万马中杀了出来,实现了GDP2.3%的逆势增长


GDP没掉,还实现了2.3%的增速,这本身就已经很香了,隔壁的特朗普都馋哭了。


但也别盲目乐观,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这个数字还有那么香么?


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拉长到20年,其实会发现,中国GDP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2003年。


自2003年起,中国的GDP增速实现了飞速增长,年均增速常年保持在10%以上,2007年的增速甚至一度高达14.23%


但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受美国“转嫁危机”影响,中国的GDP增速开始放缓,截止到2019年,我国的GDP增速已经下降到了6%。


受国家环境和疫情的影响,中国的许多企业比较艰难。


从短期来看,中国前三季度的累计GDP为82.3万亿,虽然相比2020年前三季度71.97万亿同比增长了9.8%,但分季度来看,一季度的增速是18.3%,二季度7.9%,三季度4.9%,增速已经跌破5%。


数据来源:WIND

所以,即使从数据上来看,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但受经济大环境制约,中国居民依旧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这是一场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全球进入“低利率时代”


“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


2020年受疫情影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短时间内多次降息,最低点甚至降到了0-0.25%的历史低点


反观亚洲,韩国的基准利率也首次跌破1%,降至0.75%,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早在2016年就将目标利率至-0.1%,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从近5年美国、日本、中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变化中就可以看出来,总体上在呈现着一种下降的趋势。


所以说,疫情的到来,更像是一个“导火索”,其实在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低利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全球低利率环境的形成,除了客观环境所致以外,经济潜在增速下降等长期性因素才是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是18.7%。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轻度老龄化”阶段,养老财政负荷加重、用工成本不断攀升、风险投资减少,都是未来经济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抬头,更是让全球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近两年,大洋彼岸的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开启了“直升机撒钱”、“印钞机”的发债模式。


在美国这位“大哥”的带领下,全球各国纷纷号召响应,各大央行争相“放水”。


从美国资产负债表来看,美国总资产从2019年末的4.2万亿美元飙升至2020年7.4万亿美元,扩表了3.2万亿美元,增幅高达76.8%


欧洲、日本的货币供应也迎来了“大宽松”,2020年欧洲总资产增长49.5%,扩表2.3万亿欧元,折合美元3.3万亿美元;日本总资产增长22.6%,扩表129.5万亿日元,折合美元1.5万亿美元。


美国直接将货币以现金的方式送到“低收入人群”手中,民众“天降横财”,开启买买买模式,消费量大增,而另一边,则是美国的产能萎缩、供给短缺。


在各国“潮水”般的印钞趋势下,“通胀”这个大魔王,很快上场了,11月,美国CPI指数升至6.8%,创下了40年以来历史新高。



钞票印完了,钱也撒出去了,美国等一众债权国是爽了,但有些无力抵御金融风暴的小国可就惨了。


为求自保,有不少小国都选择用加息的方式来维持汇率,但这么做牺牲的,是国家1年乃至几年内的发展预期。


不过也有跟美国对着干的,比如土耳其的埃尔多安,不仅没选择加息,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降息,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把国内的经济搞得一塌糊涂。



自今年年初以来,土耳其里拉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就超过了45%,从年初的1:7,跌到了如今的1:13.4。


就连以“割韭菜”著称的苹果都慌了,在今年11月26日宣布了暂停对土耳其的销售,再这么搞下去,怕不是要被里拉反“割”一波。


为何要“降准”


所以面对全球的大放水,中国为了保全国民经济,没有模仿西方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


虽然“降准”的手段为市场营造了稳健的货币环境,但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PPI(生产物价指数)仍旧一路冲高。


10月,CPI(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1.5%,而PPI的涨幅却创下历史记录,13.5%,两者的差额高达12%



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剪刀差”


也就是说,上游生产端成本飙升,并没有传导到下游的消费品,消费端过于疲软。


中国目前陷在PPI所代表的上游通胀和CPI所代表的下游通缩并存的状态中,但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PPI作为先行指标,始终要向下传导,CPI面临潜在上升问题。


所以,在长期利率下行通货膨胀的双重风险下,如何让自己手里的钱在对抗货币贬值的同时,还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呢?


1. 房产


聊到这个问题,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房子。


房子确实不错,作为不动产,房地产市场投资的高收益保值性,确实能很好的抵御通胀的作用。


但……且不谈到底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买起房子,就翻翻这两年国家推出的政策,估计都会眉头一皱,靠房产理财,真的还靠谱么?

 

“房住不炒”政策推出后,全国除一线城市房价较为稳健以外,大部分地区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因城施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更是进一步加剧。


再怎么说,房产也是笔大投资,房价的不确定和价格下降,就足以让不少投资客望而却步了。


2. 权益类市场


这两年,随着科创板的设立、注册制度改革等利好市场的政策推出,股市整体的涨势还是蛮不错的。


虽然从总体来看,但……这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只涨不跌的基金。


随着白酒、医药、光伏、芯片等板块纷纷“跳水”以后,不少基民的信心,也被今年魔幻的股市被消磨殆尽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股市不可入,从长线来看,中国权益类市场基本面向好,大量优质民营企业不断被催生叠加中概股回归的热潮。


在对风险有预判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尝试入场的,只是在入市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


波动性确实往往能带来风险收益,但别忘了,“风险收益”当中,先是“风险”,后才有“收益”啊。


3. 银行理财


在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保本收益率大都在5%以上,基本能跑过通货膨胀。



但随着理财“破刚兑、净值化”政策的实施,伴随着利率的下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逐渐降低,截止到今年年底,有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甚至达不到4%。


更有甚者,甚至还会出现亏损。


随着利率的下降,存款、企业债、国债、固收类理财等债权类的资产的收益率,都再难抵抗通胀。


既然固定资产、权益类、理财产品都表现乏力,那想要找条靠谱的理财途径,该怎么选呢?


保险,是往往是被人忽略的一环。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保险是用来对冲风险的,比如意外险、重疾险、寿险在内的保障性保险


的确,这些保险,都是通过杠杆效应来对冲家庭经济危机,是转移未来的风险是保险的一大“法宝”。


但今天要讲的保险,跟这些保险不太一样,它的名字叫作——储蓄型保险

 

储蓄型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把保险功能与储蓄功能相结合的保险。


比如常见的两寿全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以外,还承担着储蓄功能。


在全球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储蓄型保险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锁定一个长期利率


比如储蓄型保险的代表年金险,在投保时,保底利率是多少,白纸黑字地写进合同里。


也就是说,无论未来利率如何波动,年金险的利率都是固定的,可以用来抵御未来降息下滑的风险。


并且,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是用单利计息的,而储蓄型保险是复利计算的,复利有多强大,我们来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假如,你现在有1万块钱,在不降息的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

1. 选择每年5%的单利,储期为30年,那么30年过去后,你可以拿到2.5万;
2. 选择5%的复利计息,储期同样为30年,同样的投入,你可以拿到4.3万多。



选择哪个更划算,大家心里应该都有一个答案。


而且,储蓄型保险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治好你“超前消费”的消费习惯。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时代里,信用卡、花呗,快捷支付,直播带货,打折促销,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的钱包就被掏空了。


管不住自己“剁手”?储蓄型保险没准能帮你,强制储蓄,被动节流,比如教育金、养老金,年金险的购买,就十分灵活。


可以自己设置给付条件和给付方式,可以设置一次性拿到一笔钱,也可以设置连续四年,每年都拿钱。


不过这里要强调一点哈,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保险可以避税。其实,只有保障性保险的赔付款是不用交税的。


而储蓄型保险不是不交税,而是延后交,递延了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国家给你了一笔免息贷款。


说了这么多,市面上的保险公司这么多,选哪一个比较合适呢?


在投保的选择上,传统的大型保险公司,以及新兴的互联网保险平台,都是十分值得信赖的。


可能对于多数理财客来说,互联网保险平台领域较为陌生,尤其是蒙上了一层互联网的面纱以后,似乎变得更加神秘。


但只要简单了解过后就会发现,互联网保险,其实才是保险业未来发展的新风口


慧择保险网,作为最早获得保险网销资格的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之一,历经15年沉淀,应对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及用户诉求,早已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流程严明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平台。


作为一家从2006年便创建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顺应时代风口,结合互联网时代红利,以前沿新颖的思维及营销手段,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多年保持着先行者姿态。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慧择已累计服务用户已超过6000万,并通过与全国80+家保险公司的合作,其中不乏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国内头部知名保险公司。


历经多年发展,慧择为用户提供了产品类别丰富行业分布均匀的多种保险,为客户提供人寿险、年金险、健康险、意外险、旅游险、企业险等1000多款保险的产品选择。



其中,定制产品的能力,是慧择能够在同行业中引领风潮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从最初的“慧馨安”,到后来的“达尔文”、“守卫者”、“定海柱”、“金满意足”等系列爆款产品问世,都能看到慧择在定制险领域的深耕发展。


慧择的总部设置在前沿窗口深圳,大数据实验室位于科研城市成都,客服中心位于中坚城市合肥。


多城市重心分布,使慧择可以获取更前沿的资讯、获取更精确的客户诉求、更好的辐射全国用户。


慧择已实现与底层完全对接,投保后最快3分钟内收到电子保单,足不出户即可申请理赔,并率先推出“服务记录可回溯” 的售后服务,精准切入用户痛点,成为引领行业风向的新标杆。


“为年轻人提供第一份长期险”是慧择平台的一大特色,结合市场风向及诉求,慧择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锁定了逐渐成为保险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并主打长期险这一互联网保险平台本不擅长的产品类型,连续8个季度长期险占总保费超过90%。


提前进行财富规划,感受时间的力量,用心传递保险善意,慧择保险网历经15年沉淀,立志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保险服务平台,选择慧择,即刻为你提供一站式保险服务。


买保险,上慧择就够了。



排版 | 米小白
审校 | 正风   主编 | 孙允广


来源: mp.weixin.qq.com/s/?id=2c924585459d36465fe0cba016df15e8&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Rx2EjhSL-1dkSZIZAUF1g

阅读:843948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央行降准,1.2万亿回流市场,大趋势要来了?”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各种优质投资、金融、时政的文章,帮助一级/二级投资人做出正确判断,收获α+β收益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