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精益管理,持续创业,财务自由❤

低龄老人也要参与就业了。。

2021-12-08 16:40

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前两天看到一个消息说,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了,鼓励低龄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
未来会在学校、医院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爸妈这代人以前退休了不是每天忙着跳广场舞么?怎么突然开始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了。

因为人口结构不一样了,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后,需要更多的低龄老人,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

本篇就来我们讲讲,为啥老龄化以后,低龄老年人也必须参与到灵活就业中去,又会给每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01 婴儿潮退休了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家应该都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人口红利。

所谓的人口红利,说的是枣核型人口结构。

枣核的中间,是处在壮年的劳动人口。枣核的两端,是老人和小孩。

比如恒大研究院这张图中,在2000年时候,我们国家就是这个状态。

可以看出在人口红利期,人口出生高峰的人们正值壮年,大家都可以通过劳动创造价值

这个阶段整个社会需要抚养的老人小孩,也相对较少,这时候就是人口红利期。

随着1950到1960年代,出生率最高的婴儿潮一代老人,开始退休了。

同时1990到200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开始参加工作。过去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了,劳动力缺口出现了。

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我们国家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时期,所以这批老人退休数量是很大的。

但是在1990到200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数量又没之前那么多。

这时候社会上的人口结构,就变成了要养的老人,比劳动人口更多。

从我们目前的人口结构看,现在就是人口红利的拐点。1960年代生育高峰期的那批老年人,即将陆续退休。

为啥会提到人口红利问题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提供人口红利的劳动者,和吃红利的老人数量比问题。

最近人口出生率破新低的统计数据,大家应该都看到了。

其实更大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后面几年退休老人的暴增,和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

60后那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婴儿潮,在2023年即将迎来退休潮。

后面10年时间,至少还有2亿多人退休,新增的劳动人口却没有跟上。

这意味着干活的,缴纳社保的劳动人口越来越少。退休的领退休金的人,数量会激增。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社保,基本都是现收现付制的,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所谓的现收现付制,说的是在某个时间段工作的劳动人口缴养老金,养已经退休的老人。
也就是现在工作这代人缴纳的养老金,是给现在退休的老人养老,并不是给自己的老年做储蓄。
简单来说,养老金就是下一代劳动人口,养上一代的退休人口。
所以现在缴纳社保的劳动人口,是红利的提供者,退休老年人是享受红利的人。
这时候如果社会人口结构,是年轻人多老年人少,老年人日子就会很滋润。
因为这样的话,整个社会交钱的人多,领钱的人少。如果反过来,显然就比较难过了。
大家过去看到很多老年人可以早早退休,退休以后可以到处旅行跳广场舞,主要是因为之前人口红利还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提供红利的劳动人口,是远比需要供养的老年人数量大的。
随着生育高峰期这批老年人逐步退休,老年人和劳动人口的数量逐步逆转了。
这时候就要考虑,现在的红利提供者,将来什么时候会吃红利,谁又来提供红利这个客观问题。
现在退休的老年人一天到晚跳舞,旅游的生活,是拿之前的人口红利还在时候的工作人口缴费给付的。

但是真到70、80、90后退休,哪来这么多人口红利,来支撑老人们大江南北旅游?


02 人口结构才是最关键的

由于全球各国养老金和医保体系,采取的都是现收现付制。所以人口结构在里面,是最关键的因素。

看过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次数据里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国家人口生育,曾经出现过三次高峰。

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现在1949年到1957年。八年时间共增加人口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第二次人口高峰,是1962到1970年。八年时间净增人口1.57亿,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

在这个阶段,我国年平均出生人数在全世界范围看,都在最高峰的峰值点。

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是1981到1990年。因为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

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到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

目前第一次人口高峰,在1949年到1957年出生的老人,基本都已经退休了。

第二次人口高峰,也就是1962年开始出生的这批老人,马上就要年满60岁集中退休了。

由于这批婴儿潮老人开始逐步退休,所以会在2023和2033年两个时间节点,对社保和医保产生巨大压力。

1962年这次人口高峰出生的人,会在2023年集中退休,社保压力开始初步加剧。

2033年的时候,这批老人差不多到了70岁。老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又会出现集中爆发。

可以看出,这批人口生育高峰的老人集中退休,对社保和医保来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批婴儿潮老人退休以后,每年会少掉2600多万的劳动力,同时死亡人数不到1000万。

这意味着每年,要多出1600万老人领养老金。那么新增年轻劳动力,又有多少人可以补进去呢?

假如我们计算一个年轻人,从23岁大学毕业开始参加工作。那么2023年补充进来的劳动力,应该是2000年出生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0年出生的1771万孩子,是后面十年的一个峰值。

后面十年左右的新生儿数量,基本稳定在1600万人左右。直到2016年二胎高峰,才又冲上1786万人。

也就是说,从2023年开始,每年差不多会新增1600万需要领养老金的退休老人,也有1600万左右新增年轻人做补充。


03 抚养比问题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多出来1600万退休老人领养老金,还能补充1600万的年轻人。

这不是退休领养老金增加的老人,和新补充进来的年轻人数量差不多么?看起来完全没问题啊。

你觉得没问题,原因是你的计算方式不对,这中间涉及到一个养老保险抚养比问题。

所谓养老保险抚养比,说的是养老金参保的劳动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比值。

也就是几个劳动中的参保人口,需要养一个退休老人的问题。

养老保险抚养比越大,意味着每个参保人员,也就是工作的年轻人,需要分摊的压力就越小。

反之抚养比越小,意味着每个参保人员分摊到的压力,就会越大。

上次看到关于养老保险抚养比的权威数字,是在人社部社保管理中心编制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
报告显示,2016年的时候,全国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从2011年的3.16下降为2.80。
按照目前的老龄化速度,如果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养老保险抚养比会从2019年的2.65:1,下降到2050年的1.03:1。

其实养老保险抚养比下降到1左右是啥情况,我们2017年已经在年轻人不断流出的黑龙江,切实感受过了。
因为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就已经是1.3个在职职工,养一个退休职工了。
这一年的黑龙江养老金结余已经穿底,累计结余变成了负债232亿元。
这时候黑龙江,开始需要国家统筹调拨南方省份的养老金结余,来养黑龙江这边的退休老人了。
因为养老金抚养比下降到1.3,那意味着几乎是一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根本没办法持续。
为啥说这样就没办法持续了呢?我们算个账,大家就知道了
假如假定在职年轻人平均收入是5000块,老人的退休金是3000。
在养老金抚养比是3的情况下,意味着3个参保人员养1个退休老人。
那么为了支付退休老人的3000元养老金,在职年轻人每人每月会分摊1000元。
年轻人每人每月掏出1000交养老金,老人拿到了3000的退休金。年轻人还剩下4000过日子,大家都能过得下去。
如果养老金抚养比下降到2,那就意味着2个参保人员需要养1个退休老人。
如果维持大家收入不变,这时候每个年轻人每月分摊的钱,会急剧上升到1500元,这已经是月收入的30%。
要是养老金抚养比下降到1.3,那意味着几乎是一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每个年轻人分摊的钱会超过2300。
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已经要接近年轻人月收入的一半了。
这等于是社会人数占比一半的年轻人,要辛苦工作。还要拿出一半的月收入,供养退休老人。
试问哪个年轻人能接受把自己月收入的一半,放到养老金池子里养退休老人。
这不是生产力高低的问题,而是更为棘手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04 开源节流是王道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养老保险抚养比越来越低。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各国有各国的处理方法,不过说到底,解决方案无非开源节流四个字罢了。

开源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工作的人多交一点,交的时间长一点。或者从外部注资,来充实养老金的池子。

我们认为,通常如果想开源的话,可以采取下面三个办法

1、企业给员工提高薪资,员工拿高薪,要交的养老金不就高了嘛。

2、提高薪资占比里面,养老保险部分的比例,让大家多交一点。

3、从外部给养老金池子注资

在老龄化背景下,由于总的劳动人口在减少,其实开源是比较难的操作

开源的前两个方法,无非就是让企业或者工作的这一代人,多付出一点。

或者通过提高薪资,或者通过增加和延长养老金缴费时间,来赡养退休老人们。

但是企业没办法不断给员工提高薪资,增加养老金缴纳,因为加薪要考虑自身效益问题。

想要大幅提高薪资占比里养老保险的比例,也没想象的那么容易。

因为缴费比例大幅提高,意味着劳动者每个到手的收入变少了。

这会严重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也没办法无限提高薪资里,养老金缴纳的占比。

从外部注资的操作,倒是可以做。我们国家也一直在划转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

但是外部能注入的资产总量,也是有限的,而养老金的消耗却是持续的。

后面老龄化比例上去以后,每年的养老金消耗的都非常巨大。

国家手里能用来划转的那些资产,时间拉长看根本就不够,所以注资也只能缓解一时。

节流的办法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三个手段可以实现节流

1、减少退休老人养老金的发放。

这类操作一般不会轻易使用,因为会降低大家对养老金可持续的信心,影响缴纳意愿。

2、搞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实施以后,大家可以多交两年,同时晚发两年养老金,这会大大减轻资金池压力。

3、降低养老金的替代率

通过给每代退休老人少发一点,降低养老金替代率,减轻资金池的压力。这点已经在日本德国上演。

第一点减少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发放,这个操作我们只在深度老龄化的日本看到过。

不过日本主要减少的是,公务员的退休金收入,用以缩减公务员和普通人的退休收入差距。

第二点搞延迟退休这个操作,也非常简单,就是延迟你领养老金的法定时间。

比如说之前60岁退休,现在延迟到65岁。这意味着你以前60岁可以领养老金,延迟以后要到65岁。

延迟以后可以让大家多交5年养老金,少领5年养老金,这会大大减轻养老金资金池的压力。

我们的邻居日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人口老龄化速度太快,日本从2000年开始搞延迟退休。

先是2000年延迟到60岁,到了2006年又延长到62岁,2007年延长到63岁。

后面发现还是撑不住,又在2013年延长到64岁,2013年延长到65岁。

我们之前在这篇《大多数城市,都很难靠房产保值》里面说过:人口出生率一旦趋势性下滑,基本很难逆转。

这点不管是在过去的日本,还是现在的我们,其实道理差不多,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对日本来说,后面日本老人的退休年龄继续上调,几乎是必然的。

安倍做首相的时候不就提出,未来要打造无退休社会嘛。

我们国家开始搞延迟退休,也是老龄化逐步加深以后,不得已而为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中有个章节,介绍了“为什么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如果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计到2029年当期将出现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计结余将告耗尽。

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预计在2024年也会出现累计赤字。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已经变成了有效应对老龄化,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除了延迟退休之外,还有个可以节流的办法,就是第三点降低养老金的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说的是你退休以后领的钱,占你工作时候收入的比例。
假如你工作时候能月赚5000,养老金替代率是50%。那么你足额缴纳30年养老金,退休差不多能月领5000*0.5=2500。
目前我们国家养老金替代率,大概就在50%。随着老龄化持续,替代率下降也是个大趋势。
2020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曾经说过这件事:
“我们的养老金全国平均替代率接近50%,而且今后随着老龄化可能还会下降。”

所以国家最近也提出了第三支柱,让大家早点开始基金投资,或者是买年金做储蓄。

因为部分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需要靠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来补充解决。

养老金替代率下滑以后,对很多老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个月钱不够用了,需要靠其他收入补贴家用。
多数人年纪大了以后,收入会明显下滑。想要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就需要有其他收入来源。
这时候要么靠年轻时候积攒的储蓄或者年金,要么就是靠年轻时候买的投资房带来的现金流,补贴自己的生活。
靠储蓄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因为很多人可能干不到退休,比如50多岁的时候,就被公司裁掉了。
但是领开始养老金,却需要等到65岁。这期间除了打零工,基本就是靠过去的储蓄生活。
等你65岁以后退休了,又因为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降 ,每个月钱开始不够花了。
过去的那点储蓄,在退休前那段没领到养老金的日子,又花的差不多了。
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话,就只能出来打工补贴生活,日本韩国新加坡老人就是这个情况。

05 探索低龄老人就业

我们国家刚刚开始步入老龄化,很多东西其实都在探索阶段,是摸着石头在过河。

这时候观察人口结构和我们差不多,但是已经开始步入深度老龄化的日本

看看他们在老年人就业方面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从老年人就业率的角度看,日本老人退休以后出来工作,补贴家用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根据日本总务省2019年的统计数据:

日本老年人的就业率是24.3%,65到70岁低龄老年人的就业率是46%,这个数字不能说不高。

这种情况也不光发生在东亚,德国《图片报》报道称,去年约有104万德国退休老人再就业,这一数字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70岁以上,拥有固定工作的老人数量为60万。8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7.2万依然在继续工作。
原因就是德国步入老龄化以后,退休金替代率低并且增长慢,导致每个月入不敷出。
很多德国老人,退休以后每个月只有几百到一千多欧元的养老金,根本就不够生活的。
所以大家退休以后,都会从事一些兼职工作。基本集中在餐饮、零售、家政这些服务业打零工,甚至还有人去捡瓶子。

这就是生育率下来之后,养老金替代率降低,自己积蓄也不够的结果。
所以这些老年人退休以后,没办法去跳广场舞旅游,要出来劳动养活自己。
德国可能大家不那么熟悉,不过很多人出门旅游,都会去日本、韩国或者新加坡走一圈。

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
街边各种餐馆、快餐店还有很多出租司机,都是清一色的60+以上的老年人。.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日韩老年人退休以后从事的工作,多数是体力劳动啊。
这点确实没错,我们刚开始搞延迟退休的时候,思路也是老人要转向体力劳动。

记得8年前刚开始搞延迟退休的时候,有记者采访过权威社保专家杨燕绥教授。

当时记者问:“50岁退休,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那这15年怎么办?”

杨教授答:“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

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

可以看出,延迟退休并不是让大家在原来的岗位,一直干到退休。而是说到了一定年纪,要转去做体力劳动岗。

从前两天出台的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我们也能看出未来低龄老人灵活就业的方向。

这份意见是这么说的

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意见稿里的几个低龄老人就业方向,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1、医院、学校:主要应该是护工、清洁工、看大门之类的,以男性为主。

2、社区家政服务,这个以女性为主

3、公共场所服务管理,应该是保安之类的。

总体来说,这是再给没啥特别技能,但是体力还不错的老年人,寻找就业机会。

当然了,那些需要技术的岗位,如果掌握一技之长的老人想要再就业,那就更容易了。

比如中医师可以被返聘,或者开个小诊所,针灸师可以自己开业做生意。

可是多数老年人受制于知识水平,并没有这类技能,只能是从体力劳动入手了。

其实大家看看日韩目前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多数没啥技能的老年人,能从事的也就是这些方向。
等到80、90后后退休之后,如果想再就业,差不多做的也是类似的工作。

06 你的养老金够么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我现在能不能知道,未来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以后。

自己需不需要像德国、日本、新加坡的老人一样,退休以后出来就业,补贴家用呢?

需不需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能领到的养老金有多少,一个是能补充养老金的积蓄,或者是其他收入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每月大概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够不够维持自己现在的生活。

养老金计算公式: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1、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讲了一大堆公式可能比较难懂,我们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假设小明2020年满60岁可以退休,刚好交满15年最低年限社保。

为方便计算,我们假设小明过去15年,月平均工资差不多在1万元。

按照个人8%,企业20%的缴费比例。这时候他的个人账户有144000元,统筹账户缴纳了360000元。

2020年小明所在地区,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0000元

小明在当地月平均工资的60%一300%之间,一直都选择100%作为缴费基数。

他退休第一次领到的养老金,我们可以分为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月基础养老金:

(10000+10000x100%)÷2x15%=15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144000÷139=1035.97元

二者合计:1500+1035.97=2535.97元

假设小明还能领养老金20年,也就是80岁寿终正寝,领取时长是240个月。

在这20年内,小明能领的养老金总额是:2535.97x240=608632.8元。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算法,最终的数字可能不那么精确,但是偏离应该也不会太多。

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的个人账户余额和缴费年限。然后大致计算一下,自己退休以后每个月能领多少钱。

如果实在懒得算,可以按照你现在的工资标准,用替代率来简单计算一下大概数字。

在当地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0000元的情况下,我们按照最低年限15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100%,足额缴纳养老金。

等到退休的时候,每月养老金大概到手2535元,替代率大概是25%。

如果按照25岁工作,每月工资10000元缴费基数100%,缴纳30年的话。

那么算出来的每月养老金大概是5000元,也就是替代率差不多50%。

当然了,这个10000左右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只有北上这种一线城市才能达到。

目前上海的月度社平工资是10500,而我老家北方某省的月度社平工资,只有4000左右。

同样是100%的社平缴费基数和年限,不同地区因为社平工资不同,最终养老金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我老家按照4000月社平工资,100%足额缴养老金15年,差不多每月能拿到1014元,缴费30年差不多能拿到2028元。

当然了,在经济还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每年的社平工资也会上涨。

什么时候经济增长开始停滞了,这个社平工资的数字,也就停滞了。

事实上,除了国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多数人的职业生涯是没办法持续30年的,有些人40大几就开始失业了。

所以这个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也不一定能做到足额缴纳。这也意味着最终替代率,会打一定的折扣。

打折以后你退休每个月能领到的钱,替代率可能也就30%多,所以很可能要靠其他收入来补充。

比如说你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有两套房,可以把其中一套租出去,租金用来补充养老金。

又或者你过去有不少积蓄,这些积蓄可以填补你每个月养老金不足的部分。

再或者,你之前买过光明慧选年金之类的年金产品。这类第三支柱养老产品,也可以做补充。

因为从60岁开始,这类年金产品每个月都会给你发钱,补充你的养老金不足。

当然了,如果以上三者都没有,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又不太够,那你就必须去工作,贴补自己的家用了。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过去不是养老金每年会上涨吗?上涨以后,不就能补一块缺口么。

确实是在持续上涨的,2021年我国养老金上调4.5%,已经实现17连涨。

但是大家应该也注意到,养老金这些年的涨幅,已经在逐步降低了。

为啥养老金涨幅会逐步降低呢?

因为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我国养老金调整比率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相关。

和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以及物价上涨关系最大的,就是GDP增速了。

从未来全球各国的大趋势看,人口老龄化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几乎是一定的,我们从长期看也是类似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维持像过去经济高增长时期的养老金涨幅,是并不现实的。

事实上如果你观察和我们人口结构类似,但是老龄化比我们提前二三十年的日本。

会发现他们的养老金的调整,也是和GDP增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这些年日本的GDP增速,常年维持在0轴附近。与之对应养老金调整比率,基本也在0%左右。

现在日本不光是每年基本没啥涨幅,还有可能某些年份还会出现下调,虽然下调的比例不算大。

这时候对一些没有啥积蓄或者其他收入来源,年老以后只靠养老金生活的人来说

可能维持生活的日常开销的钱,就不太够了。需要退休以后通过灵活就业,来补贴自己的生活。


尾声:

文章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又写了很长一篇。文末给大家的忠告,还是以前那句常说的老话。

既然知道老龄化和延迟退休必将到来,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早做准备。

每个人用来养老的钱无非就是三个来源:养老金,自己的积蓄和下一代。

最好的投资其实是养个好孩子,不过孩子好不好谁也算不准,我们能努力的也只有前两者。

关于养老金,我们之前在《生育率可能要低于日本了》里面说过,社保该交还得交。

社保依然是最稳定的养老收入来源,而且里面捆绑的东西很多,比如医保。

普通人养老应该考虑的是收入预期稳定,基本支出有保证,这才是正常的状态。

只是养老金替代率随着老龄化进行,从趋势看一定是不断下降的。

你现在每个月工资收入越多,意味着老了替代率越低,落差也会越大。因为社保更多的是托底和共济,是给你的吃饭钱
所以单靠社保是过不上有质量养老生活的,还要在自己的收入曲线上下功夫。
人一生有两条不同的收入曲线。
一个是劳动收入曲线,一般中年达到顶点,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开始下落,直到彻底为零。

如果你手里不掌握生产资料,在劳务收入水平的高光时刻,就要开始准备后路。

这个事情我们在《35岁是个坎,为啥到岁数就不想要你了》里面讲过。

另一条是资本收入曲线,也就是所谓的被动收入,增长的秘诀在于本金的积累和相对准确的择时投资。

前期积累越多,投资择时越准,后期货币时间价值带来的收益就越大。

多数普通人积累本金的手段只有一个,就是在劳务收入上升期量入为出,每个月都存钱积累本金。

毕竟普通人的收入天花板就在哪里,再不节制开销,永远都不可能存到本金。

当然每个人能力不同,存多存少按照自己收入情况来,不过存钱这事儿是必须的。

每当攒够一定数量的钱,可以拿来在人口流入的大城市买房,当做自己的储蓄和养老金补充。
不过选择城市时候必须要注意了,就像我们说的《未来大多数城市,都很难靠房产保值了

如果有人想拿小部分存款做理财,还是要做锁定长期利率这个操作,毕竟未来零利率乃至负利率是大趋势。

可以拿出小部分储蓄配置年金,作为存款的一部分,比如可以看看光明慧选年金

后面再有多的钱,要学会资本市场低买高卖周期性积累财富。

比如每隔几年把自己攒的钱,在低位投入到指数基金里面去,高位再卖出来。

另外就是有医保和社保的情况下,为应对突发疾病带来的损失,可以配置一些基础和必要的消费型保险。

这个我们在《一个经典配置来》里面也说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当然对多数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身体健康,按时作息保持个好身体,才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炒股拌饭”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补充养老的最佳选择
关于基金投资的误区
一个最新的经典配置
这些城市已经很难靠房产保值了


来源: mp.weixin.qq.com/s/?id=981f9daa52354b5c0a2b5f9177df4eb0&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Rk3XzTXKv3krratmkhJxOQ

阅读:1398666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低龄老人也要参与就业了。。”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各种优质投资、金融、时政的文章,帮助一级/二级投资人做出正确判断,收获α+β收益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