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跟踪一下《英国养老金危机》的后续,本来我对这事没太重视,只是十一假期没啥选题,随意写了下,没想到成为公众号近期阅读最好的一篇。
本文为大家更新下这场危机的后续进展,直到现在它也没安全着陆。以及通胀和利率飙升的背景下,还有哪些隐忧?
2 首先东施效颦的憨娘子特拉斯真的很戏剧性,喜提史上最短命首相,像这样:
我一开始还不知道那个包菜梗,以为英国网友也喜欢骂人「菜狗」,后来读者给科普了一下,意思是特拉斯的在任保质期可能还不如一颗包菜,夺笋呐朋友们!
不过今天网友们又挖出来,只要当过首相就能终身享受每年115000£的养老金,小一百万人民币呢!好像这波也不亏。
3 说回正经的。
我之前给过今年看待国际经济新闻的一个框架,像这样:
特拉斯上台时,英国面临的经济困局是——
实体经济层:比美国严重的高通胀,经济基本面陷入衰退。
房股债资产层:英国资产在被做空,养老金危机后出现流动性危机,抛售资产进一步让资产全线下跌。
货币利率层面:英国央行为了治理通胀开启加息缩表,但每次+50BP的力度明显弱于美联储。养老金危机后,央行为了避免出现恶性传导又被迫扩表放水。而它原本的第一任务是加息缩表治理通胀。
外汇和汇率层面:英国长期贸易逆差,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再叠加美元加下周期下英镑汇率大幅贬值,而且英国的外储有限,也没能力强力干预英镑。
对此,英国自己的杂志是这么评价的:
英国现在正在意大利化——经济增长乏力,政治不稳定,高度依赖债务维持。
4 基于以上背景,新首相特拉斯9月6号上台,9月23号就和前财长一起推出了两个引爆火药桶的大招:
一是要撒钱发补贴,帮大家渡过能源涨价危机;
二是要推出超大规模减税计划帮大家减负;
两个大招虽是好意,但减少的都是财政收入,而英国财政本来就赤字,未来收入再减少,只能负债更多,偏偏又赶上利率不断提高的加息周期。
一方面,减税有明显的富人倾向并不得民心。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表达了担忧,不断抛售国债等资产,利率的巨大波动又进一步让加了杠杆的英国养老基金需要补缴保证金。
5 我们说这场风波还没结束的原因在于:
下一位首相和财长的财政政策具体是啥还不知道,还没有闯关通过。
尽管英国央行已经决定不再放水,继续加息缩表,但通胀问题还没有缓解。
评级机构对英国主权债务的新评估结果还没出来,如果下调评级,国债利率还得波动——而这正是英国养老基金危机的根源,利率巨震导致养老基金投资的带杠杆的金融衍生品巨亏,需要追加保证金。某种程度而言,这和08年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很像——都是高杠杆率、信用利差扩大、恶性螺旋。
6 @李嘉诚,老黄瓜最近比较惨。一方面他重仓了英国,汇率+资产价格两头亏损,旗下能源企业还有被收归国有的可能。另一方面,越南也是老黄瓜的押注地,他在越南的重要合作伙伴——越南华人女首富,地产商张美兰因金融问题被捕。俩人本想合伙在越南楼市打捞一笔呢~
7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这轮美元加息周期内到底在上演着什么精彩大戏?
先是需求侧,疫情后全球货币和财政双宽带来需求超预期扩张,通胀抬头。
接着供给侧,俄乌战争导致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逆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受阻+劳动参与率系统性下移,供给收缩加剧了通胀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然后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从不当回事到坚定治理通胀,不断加息缩表,尽可能让供需两端重新匹配,代价就是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大跌。
最后,每次美联储加息周期总有坏事要发生,更不用说本轮如此猛烈的加息。流动性收紧+无风险利率抬升导致房、股、债、汇各类资产的估值收缩,价格下跌。
流动性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三高。像这样:
⚠️ 风险提示:「老钱日日谈」只是机械地记录作者每天的胡思乱想,因此每篇文章可能会同时说好几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来源: mp.weixin.qq.com/s/?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GboKO3elPmn1hwscdmtT5w&id=5be65b1886196c7495c083bc1da0c1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