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精益管理,持续创业,财务自由❤

印尼“下一代独角兽”账上只剩3个月现金?

2022-09-12 11:40


这个月初,在巴厘岛上有一场名为“印尼的下一代独角兽“的别开生面的活动,东南亚的很多本土投资人都去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图的活动海报感受一下:

“印尼下一代独角兽国际峰会 2022”

“释放Web3的潜能、推进下一代印尼独角兽“

活动由一个叫做PT Next Indonesian Unicorn (印尼下一个独角兽有限公司)的机构主办,在三天的时间里,大家有声有色地had a good time。在印尼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平台把上市路演开成了文艺晚会的GoTo濒临破产的情况下(墨腾稍后会出一篇具体分析),大家觉得好像未来一片美好。 

派对开完后,终于有人捅破了窗户纸。印尼电信旗下的风投MDI Ventures的创始CEO、现任印尼人民银行(BRI)旗下风投BRI Ventures CEO的Nicko Widjaja在LinkedIn上面写了这么一段: 

“一些濒死的创业公司账上的现金只能够支撑2-3个月(这里我们认为他笔误了,把runway写成了run rate)。这不妨碍创始人们在峰会上和投资人、政府官员和其他人一起自拍和派对。

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不在努力解决他们公司的问题“。

Nicko Widjaja这个人在东南亚(或者是印尼)外表看起来一团和气的圈子里还算是敢说话的,虽然很多他公开说的话看起来像是派对完了之后还没清醒时说的。

其中一些与会公司

最近几个月很多国内的美元GP朋友们都去印尼考察过 - 这一波和2017-2018年那一波比起来,其实更重视,去的人级别更高,也更愿意下手。但是普遍传达到我们这边的反馈就是“感觉市场机会非常多,市场已有的项目能下手的特别少“。

很多时候面对本地创始人,两三分钟就能够以中国的经验来判断说这个方向完全不靠谱(比如社区团购,比如前置仓,比如B2B快消供应链)。但是看着一脸认真一脸乐观的创始人和在他们身下下了重注的投资人又有时候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我自己没看到他们看到的点“。

尤其是现在东南亚的本土VC最近几个新基金都在3-8亿美金的规模(中位数应该是4.5左右),不比一些国内的主流美元基金小。大家对自己的判断和部署能力更为乐观 - 也更让国内来的朋友们下不了手。

于是,扎根当地的中国人在那边创办的消费类的公司就成了国内美元基金的香burbur。其实也挺好的,这里面我们觉得还有更多的消费类和金融科技相关的机会可以挖掘

不信,你去看看在印尼已有大几百家店的蜜雪:


关于很多中国科技/互联网大厂出海的经验和教训,INSEAD战略教授陈国立和墨腾CEO李江玕近期合著了一本新书 “Seeing the unseen: behind Chinese tech giants’ global venturing”。


“Seeing the unseen“已经由Wiley(威利)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并在主流线上/线下书店上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朋友可以在Kinokuniya、Popular、Times、Berjaya等书店购买。海外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亚马逊购买链接。




来源: mp.weixin.qq.com/s/?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_RvbuiM5qUO-qiq7shLUg&id=783a4afb2aef24ec8ccacfc1fbb733e8

阅读:1082561 | 评论:0 | 标签:印尼 自媒体 中国 美国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印尼“下一代独角兽”账上只剩3个月现金?”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各种优质投资、金融、时政的文章,帮助一级/二级投资人做出正确判断,收获α+β收益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