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精益管理,持续创业,财务自由❤

36氪出海首发|极目机器人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淡马锡、中信、食芯资本等联合投资

2021-04-27 12:40

- Apr. 27, 2021 -

极目要做国内植保无人机领域,丘陵应用场景里的 Top 1。


36氪出海获悉,极目机器人科技公司(EAVISION)近日完成数亿元 C 轮融资,淡马锡、中信农业基金、食芯资本 Bits x Bites 领投,其余联合投资方包括巴斯夫、康地谷物公司、百果园、元禾控股、中方财团致道资本、崇山资本、永鑫方舟。


极目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苏州,在南京、海南、硅谷等地设有研发团队。公司业务瞄准农业场景,定位为农林业场景下的自主化智能装备。目前植保无人机为其核心产品,已于2019年进入市场。


极目机器人的产品核心优势在于双目视觉和人工智能控制。相较于植保无人机在棉花、玉米等大田作物条件下易于普及,丘陵山地的经济作物场景下其渗透率微乎其微,存在坡度高、树高落差大等难题。


极目则深耕丘陵山地场景,其产品更具备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自主作业的差异化优势。可以实现农药喷洒、营养补充、作物授粉和种植监测等功能,已覆盖经济作物里40+个品类,普及国内20+个省市。据介绍,以重庆花椒田为例,一架无人机可以覆盖作物面积800亩。但如果使用人工管理,则要花费几十名员工的人工成本。


极目机器人董事长王新宇博士称,植保无人机的作用不仅在于喷洒效率,喷洒效果和环境保护同样重要。公司利用一年半时间专研双目视觉技术,以实现精准作业。经过长期测算,极目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距离作物表面0.7米,喷头自研,既可以实现高效喷洒,又可以有效避免多喷和药液雾滴漂移导致的环境破坏。


植保无人机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起源于日本,伴随着国内进行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背景,2016年植保无人机迎来行业爆发期。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植保无人机企业数量为300-400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植保无人机最初的普及阶段里,操作无人机的飞手相较于机器本身更为关键。随着这几年的行业演变,没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的公司正逐步淘汰或面临转型。


除了布局国内,极目机器人还开拓了海外市场,在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进行实验和销售推广。对于数据隐私问题,极目机器人的植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不进行地图测绘储存数据。


公司计划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预计营收翻三番。团队规模在300人左右,研发团队有汽车自动驾驶背景。


极目机器人董事长王新宇是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和高级工程师、铁路车辆信息化专家、高铁图像安全检测系统专家、三亚生物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曾成功创办华兴致远并完成上市(神州高铁)。


文 | 李宇飞

图|极目机器人官网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36氪出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合作需求,扫码填写表单,与我们联系。



来源: mp.weixin.qq.com/s/?id=933c624539c258fdffe0baaafd5a2808&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VALGpIOmKNClry_efKrhrQ

阅读:308586 | 评论:0 | 标签:投资 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36氪出海首发|极目机器人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淡马锡、中信、食芯资本等联合投资”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各种优质投资、金融、时政的文章,帮助一级/二级投资人做出正确判断,收获α+β收益

标签云